本文历时三个月跟踪采访十二位不同领域的上海女性,从外企高管到非遗传承人,从科创精英到社区主理人,通过她们的生活切片,呈现这座国际都市赋予女性的独特气质与可能性。


上海花千坊爱上海
(特稿记者 陆微)深夜十点的陆家嘴写字楼,32岁的投行副总林嘉怡刚刚结束跨国视频会议,她取下同声传译耳机时,耳垂上的白玉兰造型耳钉在灯光下微微闪烁。这个细节恰如其分地诠释着当代上海女性的特质——白玉兰是上海市花,而那副耳钉来自法国设计师的限量系列。

【写字楼里的新名媛】
在静安寺某外资律所,记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:午休时间的女律师们既会在星巴克讨论纳斯达克最新案例,也保持着用精致饭盒带家常菜的习惯。"我婆婆教的,腌笃鲜要用金华火腿吊味,"专攻跨境并购的合伙人赵雯打开她的三层食盒,"就像做尽职调查,火候差一点都不行。"这种将海派生活智慧融入国际职场的本领,在金融、法律等领域的上海女性中尤为突出。

【石库门里的文化守夜人】
与此同时,在田子坊的一间工作室里,90后姑娘程雪正在修复一件民国时期的月份牌广告画。这位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的修复师,如今每天穿着汉元素改良服装,用纳米材料技术复原老上海广告画。"看这些画报女郎的旗袍开衩,"她指着放大镜下的细节,"从1920年代保守的膝下三寸,到1930年代大胆的膝上两寸,记录的是上海女性争取自由的历程。"

(完整报道包含:①女性创业者社群调研 ②沪语保育行动中的年轻力量 ③跨国婚姻中的文化桥梁等章节,附手绘版上海女性24小时生活图鉴)
爱上海同城对对碰交友论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