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记者历时三个月深入采访上海各领域杰出女性代表,通过金融精英、非遗传承人、社区工作者、科技创业者等不同群体的生活切片,展现国际化大都市中女性群体的多维魅力与社会价值。

(本报社会观察组 林微)陆家嘴环球金融中心68层,投行副总裁周瑾正在主持跨国并购会议;与此同时,豫园深处的老茶馆里,90后评弹传人沈漪正在调试琵琶弦音;而15公里外的张江实验室,生物医药首席科学家方敏团队刚取得抗癌新药突破......这些同步上演的场景,拼贴出上海女性群体的时代肖像。
■ 职业发展新趋势」
✓ 金融业:女性高管占比达38.7%(高于全国均值12%)
✓ 科技领域:女性科研人员五年增长65%
✓ 新兴职业:女性占直播电商从业者82%
上海花千坊龙凤 ■ 文化传承者群像」
• 旗袍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徐曼丽
• 沪语保护项目发起人杨柳
• 海派剪纸艺术推广者吴霞
■ 社会参与数据」
上海夜生活论坛 √ 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79%
√ 女性社会组织负责人占比61%
√ 公益项目女性参与者达73%
■ 生活方式观察」
▷ 健身:女性健身卡持有率年增25%
上海贵族宝贝sh1314 ▷ 阅读:年均阅读量11.7本(全国平均2.7倍)
▷ 消费:文化体验支出占比提升至34%
■ 专家视角」
复旦大学社会性别研究中心主任孙沛东指出:"上海女性正打破'摩登女郎'的单一标签,呈现出职业精英、文化传承者、社区建设者等多重身份的交叠,这种多元共生的生态正是城市文明进步的缩影。"
(本文数据来源于《上海女性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025》)